九章赠别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 若惟不穷索,是物为我隔。 大明无遗照,虚室亦生白。 至哉虚明体,君子成诸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索:尽力探索。
  • 役役:忙碌不停的样子。
  • 大明:指太阳。
  • 遗照:遗漏照耀。
  • 虚室:空旷的房间。
  • 生白:产生光明。
  • 至哉:至高无上。
  • 虚明体:虚无而明澈的本体。
  • 成诸默:成就于沉默之中。

翻译

尽力探索却不沉迷于探索,否则终日忙碌无休。 若不深入探索,则万物与我相隔。 太阳无所不照,空旷的房间也能产生光明。 至高无上的虚无明澈之体,君子通过沉默来成就。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探索与沉默的关系。诗人认为,过度的探索会导致忙碌而无所得,但完全不探索又会使人与世界隔离。太阳的照耀和空房间中的光明象征着真理的无处不在和内心的明澈。最后,诗人提出,真正的成就来自于内心的沉默和虚无,这是一种超越言语和行动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真理的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