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橘洲居士别业图
注释
-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 东洙西崦:指太湖的东边和西边。
- 湖陬:湖的角落。
- 悬木:悬挂的木头,可能指某种标志或观察点。
- 缥缈:形容景物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洞庭:指太湖中的洞庭山。
- 茆公:可能是指某位隐士或湖中的神仙。
- 扁舟:小船。
- 喷济:喷洒。
- 泽九州:润泽整个中国。
- 孤志:孤独的志向。
- 淹留:停留,滞留。
- 披图:展开图画。
- 蔡氏裔:蔡家的后代。
- 鸱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比喻高飞远走。
- 芳躅:美好的足迹。
- 夏湾:地名。
- 流玉沟:形容水流清澈如玉。
- 阙: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高建筑物,这里指山峰对峙如门。
- 蜃楼: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景象。
- 五湖:泛指太湖及其周边的湖泊。
- 五侯:古代五等爵位的贵族。
- 玲珑:形容物体精巧细致。
- 硕果:大的果实。
- 木奴:指橘树,因橘树能结果实,如同奴仆一样为人类服务。
- 俦:伴侣。
- 北圃南田:指北边的园子和南边的田地。
- 寿乡:长寿之地。
- 鸾凰:凤凰,比喻吉祥和美好。
-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
- 震泽:太湖的别称。
- 瀼瀼: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 九逵:人名,可能是居士的儿子。
- 通籍:指在朝廷中有记录,即有官职。
- 翰苑:翰林院,古代朝廷的文学机构。
- 福泽:福气和恩泽。
- 未央:未尽,无穷无尽。
- 飞锡:佛教用语,指僧人持锡杖飞行。
- 幽期:隐秘的约定。
- 茅公坛:可能是指某位隐士或神仙的居所。
翻译
我曾在很久以前游览过太湖,从东洙到西崦,深入湖的角落。我曾在悬木上远望那缥缈的景色,洞庭山上的云彩仿佛在天际流动。 茆公见到我招手迎接,可惜我无法渡过湖水,没有小船。我愤怒地想要将湖水一口吸干,喷洒出来润泽整个中国。 三十年来我一直怀抱着孤独的志向,但时机未到,只能徒劳地停留。展开这幅图画,我仿佛看到了蔡家的后代,四季更迭,我才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 高远的踪迹已经随着鸱夷鸟飞去,至今在橘洲留下了美好的足迹。我还听说橘洲邻近夏湾,一条水道清澈如玉。 两座山峰对峙,形成深深的门阙,瑞气浮空,如同海市蜃楼。橘洲居士在时清之时,谢绝了五湖的波浪和五侯的荣耀。 花开花落,记得年华,玲珑的硕果在斜阳中收获。如果不是田桑八百的草庐,那就是木奴过千头的橘树。 居士啊,居士,谁能与你为伴?你自得天乐,无人打扰,北圃南田,游走在长寿之乡,一声长啸,如同凤凰。 俯视夫差的避暑湾,豪华已尽,何等荒凉!吴王和越相都已寂寞,只有震泽春天的三江水流长长。 居士的儿子名叫九逵,隐居于此,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至今在翰林院有记录,君子的福泽无穷无尽。 乘风飞锡,想要离去,让我三十年的幽期一日得到偿还。当时请我扫清茅公坛,分给我一块地又有何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太湖的深情回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太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喷济万物泽九州”一句,表达了作者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造福天下的宏大志向。后文通过对橘洲居士的赞美,进一步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