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清清塘中莲,亭亭思公贤。
思公爱公莲,欲往隔湖天。
通直得自性,芳意谁与传。
岂无牡丹艳,徒为俗子怜。
扳荷玩水珠,弄化不成圆。
何因动遐想,敛衽莲峰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濂溪:指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因其号濂溪,故称。
- 于中通:指莲藕内部空心,象征通达。
- 外直:指莲茎直立,象征正直。
- 不支蔓:指莲不蔓生,象征简洁真挚。
- 出淤不染:指莲花从淤泥中生长而不被污染,象征清廉。
- 敛衽: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翻译
清澈的池塘中,莲花亭亭玉立,让我思念起贤德的周敦颐。我思慕周公,也爱这莲花,但湖天相隔,无法前往。莲花的通直体现了其自然的本性,这芬芳的意蕴又有谁能传达呢?虽然牡丹艳丽,却只为俗人所爱。我攀折荷叶,玩赏水珠,却无法使之成圆。是什么让我产生了深远的思绪,我整理衣襟,恭敬地站在莲峰之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周敦颐的敬仰和对莲花品质的赞美。诗中,“清清塘中莲”一句,既描绘了莲花的美丽,又暗含了对周敦颐清廉品质的赞美。“思公爱公莲”则直接表达了对周敦颐的思念和对莲花的喜爱。后文通过对莲花“通直”、“不支蔓”、“出淤不染”等特性的描绘,进一步赞美了莲花的品质,并借此表达了对周敦颐高尚品德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贤德之人的敬仰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