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三叹吊屈原

和议总国命,诸公与长舌。 颇憾岳武穆,推毂义未彻。 在军不受命,金牌何叠叠。 迅雷比席捲,封章拜望阙。 成功乃归死,义命两无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议:指和平协议或外交和解。
  • 国命:国家的命运。
  • 长舌:比喻多言或搬弄是非。
  • 颇憾:非常遗憾。
  • 岳武穆:即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后被秦桧陷害致死,谥号武穆。
  • 推毂:比喻推荐或提拔人才。
  • 义未彻:正义没有得到彻底的实现。
  • 在军不受命:在军队中不服从命令。
  • 金牌:此处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何叠叠:多么频繁。
  • 迅雷:比喻行动迅速。
  • 比席捲:比喻迅速地席卷一切。
  • 封章:指封存的文书或诏书。
  • 拜望阙:指向朝廷上书或请愿。
  • 成功乃归死:成功之后便归于死亡。
  • 义命两无缺:正义和命运都没有遗憾。

翻译

和平协议掌控着国家的命运,那些官员们却多言搬弄是非。 我非常遗憾岳飞,他推荐人才的义举没有得到彻底的实现。 在军队中他不服从命令,皇帝的诏书多么频繁地传来。 他的行动迅速如迅雷,封存的文书向朝廷上书请愿。 成功之后他便归于死亡,正义和命运都没有留下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岳飞命运的遗憾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评。诗中,“和议总国命”一句,既揭示了当时国家命运受制于和平协议的无奈,也暗含了对和议背后政治斗争的不满。对岳飞的评价“颇憾岳武穆,推毂义未彻”,则直接表达了对岳飞未能完成其正义使命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抒发了对正义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