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四川王公子敬之
嗟予语敬之,敬之当听予。
敬亦无不在,语子敬读书。
当其未读时,天君自俨如。
及其对书册,万象涵太虚。
是谓以我观,勿以此丧志。
舍之求放心,离物以为二。
学问与思辨,古训乃其地。
无在无不在,事事亦如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jiē):叹词,表示感叹。
- 天君:指心,古代哲学中指人的意识和精神。
- 俨如:庄重严肃的样子。
- 书册:书籍。
-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 太虚:指宇宙,或指虚无的空间。
- 丧志:失去志向,意志消沉。
- 放心:指放纵心志,失去约束。
- 离物:脱离实际事物。
- 古训:古代的教诲或格言。
- 其地:指古代教诲或格言的实际应用。
翻译
唉,我要对你说,王敬之,你应该听我说。 尊敬无处不在,我要告诉你尊敬读书。 在未读书之前,你的心应该保持庄重严肃。 当你面对书籍时,要像宇宙一样包容万物。 这就是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不要因此而失去志向。 如果舍弃了这种心态,你的心就会放纵,脱离实际事物,认为它们是分开的。 学问和思考,古代的教诲就是它们的实践地。 无论在哪里,无论不在哪里,每件事都是这样。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赠给四川王公子敬之的,诗中强调了读书时应有的态度和心境。诗人首先提出“敬”的重要性,并将其与读书联系起来,认为读书前应保持内心的庄重和严肃。接着,诗人用“万象涵太虚”来形容读书时应具备的包容和深邃的思维,告诫敬之不要因读书而丧失志向,也不要脱离实际事物。最后,诗人指出学问和思考应当基于古代的教诲,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如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学习的深刻理解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