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望送南京王大理汝温升北少司马
羲和驭短景,昏中正昴星。
修途翳积雪,长河合层冰。
客行焉汲汲,召命有严程。
旧握棘寺符,今摇司马旌。
明皇重孝理,兵刑亦匪轻。
折冲在尊俎,万里有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
- 驭短景:驾驭日影,指控制时间。
- 昏中:黄昏时分。
- 昴星: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
- 修途:长途。
- 翳积雪:被积雪覆盖。
- 合层冰:结成厚厚的冰层。
- 汲汲:急切的样子。
- 召命:皇帝的命令。
- 严程:严格的期限。
- 棘寺:古代官署名,指大理寺,掌管刑狱。
- 司马旌:司马的旗帜,指升任司马的标志。
- 明皇:指明朝的皇帝。
- 重孝理:重视孝道和治理。
- 兵刑:军事和刑罚。
- 折冲:指外交谈判中的讨价还价。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这里指宴席。
- 万里有长城:比喻有坚强的防御。
翻译
羲和驾驭着日影,黄昏时分昴星正中天。 长途被积雪覆盖,长河结成了厚厚的冰层。 旅人急切地前行,因为皇帝的命令有严格的期限。 你曾掌握大理寺的符印,现在挥动着司马的旗帜。 明皇重视孝道和治理,军事和刑罚也非同小可。 在宴席上进行外交谈判,万里之外有坚强的防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黄昏的景象,通过羲和、昴星等神话元素和积雪、层冰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紧迫的氛围。诗中表达了对王汝温升任北少司马的祝贺,同时强调了明皇对孝道和治理的重视,以及兵刑的重要性。最后以“万里有长城”作结,寓意国家有坚强的防御,也暗示了王汝温的职责重大。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叠部署观莲韵答未斋兼呈桂洲二公 》 —— [ 明 ] 湛若水
- 《 芜湖 》 —— [ 明 ] 湛若水
- 《 戊辰腊廿七日夜梦王伯安兄 》 —— [ 明 ] 湛若水
- 《 旧作送戴君赴京公事毕还家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月廿日白云遣兴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喜廖子峻堂教崔来修司训至清霞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毛后军捧 表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赠谢生惟近知远周生敬甫仪还徽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