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芜湖: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 吉祥寺:寺庙名。
- 毗卢閤:寺庙中的建筑,指供奉毗卢遮那佛的阁楼。
- 虚无:指高远空旷的境界。
- 淊淊:水流连绵不断的样子。
- 阅:经历,见证。
翻译
吉祥寺前的路曲折迂回,我坐在毗卢阁上,感受着高远空旷的境界。 眼前连绵不断的芜湖水,仿佛见证了人间多少英雄豪杰的兴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吉祥寺前的曲折小路和毗卢阁上的高远视野,以及连绵不断的芜湖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兴衰更迭的感慨。诗中“淊淊不尽芜湖水,曾阅人间几丈夫”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芜湖水赋予了见证历史的生命力,从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寄题黎似斋辞廪学于天关 》 —— [ 明 ] 湛若水
- 《 寿杨石翁少师诞日适赐宴礼部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三 》 —— [ 明 ] 湛若水
- 《 丁未元日吟 》 —— [ 明 ] 湛若水
- 《 谒崔菊坡祠 》 —— [ 明 ] 湛若水
- 《 即席送何于逵北上会试 》 —— [ 明 ] 湛若水
- 《 壬午秋有鹤降于吏部庭见素翁和白岩诸公有作予亦步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