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赠别

行行过湘浦,举首望九疑。 若见重华墓,为我三拜之。 三拜之不足,稽首重致辞。 都俞事久阔,嗟予将安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浦:湘江之滨。
  • 九疑:即九嶷山,位于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的葬地。
  • 重华:即舜帝,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 都俞:指尧舜时的君臣问答,表示和谐的治世景象。

翻译

我行走经过湘江之滨,抬头远望九嶷山。 如果看见了舜帝的陵墓,请代我向他三拜致敬。 三拜之后仍感不足,再次稽首表达深深的敬意。 尧舜时代的和谐景象已久远,我感叹自己将何去何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君舜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和谐治世的向往。诗中,“行行过湘浦,举首望九疑”描绘了诗人行走途中的场景,湘浦与九疑山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若见重华墓,为我三拜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舜帝的崇敬之情,三拜之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虔诚与敬意。最后两句“都俞事久阔,嗟予将安归”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都俞之事的久远与自身的归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