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天游京兆致政归浮丘

与君二纪前,看花逐年少。 逢君二纪后,解组去京兆。 君今如冥鹏,我如笼中鸟。 岂不念俦侣,羁迹徒悄悄。 六月奋图南,谁道南溟小。 君若归浮丘,肯访樵云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解组:解下官印,指辞去官职。
  • 冥鹏:传说中的大鸟,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自由。
  • 笼中鸟:比喻受限制、不自由的人。
  • 俦侣:同伴,朋友。
  • 羁迹:束缚的足迹,指受限制的生活。
  • 图南:指向南方飞翔,比喻志向远大。
  • 南溟:指南海,比喻遥远的地方。
  • 樵云峤:指隐居的山林。

翻译

在二十四年前的时光里,我与你一同观赏花朵,那时我们都是年轻的少年。 二十四年后的今天,你辞去了京城的官职,准备归隐。 你现在如同翱翔天际的大鹏,而我则像被囚禁在笼中的鸟。 我怎能不思念你这位朋友,但我的生活却处处受限,只能默默地思念。 六月间,你振奋精神向南飞翔,谁说南海不够广阔? 如果你真的回到了浮丘,是否愿意来探访我这隐居的山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天游辞官归隐的羡慕与思念。诗中,“二纪”前后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阶段的变迁。诗人将自己比作“笼中鸟”,而将友人比作“冥鹏”,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友人高远志向的赞赏。结尾处,诗人邀请友人归隐后来访,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