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光禄刘毅斋致仕

光禄江阴彦,素业出靖江。 开疆垂百载,维君破天荒。 天道不远人,于人情最真。 好贤与乐义,区区迈等伦。 靖江若桴浮,人烟载浮居。 君今乘桴去,吾欲与尔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禄:古代官名,此处指刘毅斋。
  • :有才学的人。
  • 素业:指清白的家世或职业。
  • 靖江:地名,今江苏省靖江市。
  • 开疆:开拓疆土,比喻事业有成。
  • :将近,接近。
  • 破天荒:比喻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现。
  • :木筏或竹筏。

翻译

光禄刘毅斋,是江阴的有才之士,他的家族源自靖江,世代清白。 他的事业成就了近百年,他是第一个开创这样成就的人。 天道并不远离人,最真实的是人情。 他好贤乐义,这一点超越了常人。 靖江如同漂浮的木筏,人们居住在上面。 如今你乘筏离去,我愿与你同行。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光禄刘毅斋致仕的作品,表达了对刘毅斋的敬仰和不舍之情。诗中,“光禄江阴彦,素业出靖江”描绘了刘毅斋的家世背景,而“开疆垂百载,维君破天荒”则赞扬了他的事业成就。后两句“天道不远人,于人情最真”强调了人情的真实性,而“好贤与乐义,区区迈等伦”则突出了刘毅斋的品德。最后两句“靖江若桴浮,人烟载浮居。君今乘桴去,吾欲与尔俱”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刘毅斋同行的愿望,充满了深情和敬意。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