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杳(yǎo yǎo):深远、幽暗的样子。
- 僯(lín):古代的一种帽子。
-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宇宙最初的状态,万物之始。
- 心性:指人的内心和性格。
- 光风霁月:形容天气晴朗,风和月明。
- 郴阳:地名,今湖南省郴州市。
- 翱翔:自由自在地飞翔。
翻译
我所思念的地方在曲江,那里的帽峰深远幽暗,开着一个书堂。 左边偶尔有戴着古代帽子的元公,太极和心性的图画相互辉映。 静静地依靠着芙蓉花,把它当作妓女,光风霁月的美景谁能衡量。 我想要前往那里,告诉郴阳的人们,六邑的士子们来此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和思考环境,曲江的帽峰书堂象征着知识的殿堂,元公和太极心性图则代表了古代智者的思想。诗人通过静倚芙蓉和光风霁月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向往。最后,诗人希望前往郴阳,与六邑的士子们共同追求知识和自由,展现了诗人对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视。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房云捧抛 》 —— [ 明 ] 湛若水
- 《 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见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大理丞林次厓考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访庐山白鹿洞 》 —— [ 明 ] 湛若水
- 《 已及首夏遂尔寻春与诸同志游胜泉寺时春花已罢遂观源泉怅然啸歌偶而成韵 》 —— [ 明 ] 湛若水
- 《 初宿凤凰山栖凤窝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成鲁振之先生谢病携其子侄归竟陵十六韵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