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书院兼祀周文襄公今总宪治所

圣门千载鹤山翁,再拜庭前思不穷。 老桧尚疑含古雪,残梅犹自领春风。 故乡西望桑榆远,敕使南来俎豆丰。 入眼何人堪侑食,计臣今数大司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鹤山翁:指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因其隐居于鹤山,故称。
  • 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 老桧:古老的桧树。
  • 含古雪:形容桧树枝叶间仿佛还保留着古代的雪。
  • 残梅:凋零未尽的梅花。
  • 领春风:指梅花虽残,仍能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 桑榆:比喻晚年。
  • 敕使:皇帝派遣的使者。
  • 俎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侑食:陪侍进食。
  • 计臣:负责国家财政的官员。
  • 大司空:古代官名,掌管国家的土木工程和水利等。

翻译

千年来,圣门中的鹤山翁,我再次拜谒于他的庭前,思绪万千,无法穷尽。古老的桧树仿佛还含着古代的雪,残存的梅花依然能领略到春风的气息。向西遥望故乡,感觉桑榆之景已远,而皇帝派遣的使者南来,带来了丰盛的祭祀物品。眼前所见,有谁能陪侍进食呢?如今掌管国家财政的大臣,我数来数去,只有大司空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宋代理学家魏了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财政大臣的期待。诗中通过描绘老桧含古雪、残梅领春风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生命的顽强。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故乡的遥远和敕使的南来,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财政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