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

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 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 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 何时得会晤,所怀万一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怀:秋日的思绪。
  • 湛若水:明代文人,字元明,号甘泉,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 王庐陵阳明子:指王守仁,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字伯安,号阳明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客行:指离家在外旅行。
  • 岁亦暮:一年也快要结束了。
  • 会晤:见面,相聚。

翻译

秋天的月亮缺了又圆,我作为旅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久不归家,岁月也渐渐走到年末,我思念你,常常长叹不已。 叹息之后接着唱歌,歌声结束,泪水如泉水般涌出。 何时我们才能相见,将我心中的万般思绪一一倾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苦闷。诗中,“秋月缺复圆”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从叹息到歌唱,再到泪水的涌出,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凝聚成对友人会面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湛若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