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衍圣公

蒹葭曾倚玉,一别几经春。 公爱鸥盟久,予劳雁字频。 知音怀绿绮,染足愧红尘。 不尽相思意,尼山远慰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这里可能指美好的事物或地方。
  • 鸥盟:与鸥鸟为盟,比喻隐居或退隐。
  • 雁字:指书信,因雁能传递书信。
  • 绿绮:古代名琴,这里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艺术。
  • 红尘:尘世,指纷扰的世俗生活。
  • 尼山:指孔子,因孔子诞生在尼山。

翻译

曾经与你同在芦苇丛中,如玉般美好,一别之后,又过了几个春天。 你长久地喜爱与鸥鸟为伴的隐居生活,而我则频繁地收到书信,感到辛劳。 我怀念那些知音共赏高雅音乐的日子,而自己却深陷于纷扰的世俗之中,感到羞愧。 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无法言尽,但孔子的智慧与教诲,却能远远地安慰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蒹葭”与“玉”的比喻,描绘了过去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鸥盟”与“雁字”则形成了对比,一方面是友人宁静的隐居生活,另一方面是自己忙碌而纷扰的世俗生活。最后,诗人通过“尼山”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孔子智慧的崇敬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