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涧歌寄赠许子

· 程通
幽人抱道翚山麓,临涧手植千朵菊。 石涧水溢涌金波,灿烂光射幽人屋。 餐英酌泉避俗諠,笑傲翚山无宠辱。 适尔群芳摇落时,幽香喜喷满东篱。 閒将白眼看尘世,细和渊明归去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人:隐士。
  • 抱道:怀抱道德,坚守正道。
  • 翚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山脚。
  • :山间的小水流。
  • 手植:亲手种植。
  • 金波:金色的波浪,这里形容水波闪烁的样子。
  • 幽人屋:隐士的居所。
  • 餐英酌泉:吃花瓣,饮泉水,形容隐士的生活简朴而高雅。
  • 避俗諠:避开世俗的喧嚣。
  • 笑傲:自在地嘲笑,形容态度从容不迫。
  • 宠辱:荣誉和耻辱。
  • 摇落:凋谢,落下。
  • 幽香:淡淡的香气。
  • 喜喷:形容香气四溢。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
  • 白眼:比喻轻视或不满的眼神。
  • 尘世:人世间,世俗社会。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归去辞:陶渊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他归隐田园的决心和向往。

翻译

隐士坚守道德,居住在翚山的山脚下,亲手在山涧旁种植了千朵菊花。当山涧的水溢出,金色的波浪涌动,灿烂的光芒照耀着隐士的居所。他吃花瓣,饮泉水,避开世俗的喧嚣,自在地嘲笑翚山,不为荣誉和耻辱所动。当群芳凋谢时,菊花的幽香喜气洋洋地弥漫在东边的篱笆旁。他以轻视的眼神看待尘世,细声细气地和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间种植菊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中通过“幽人”、“抱道”、“手植”等词语,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金波”、“幽香”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涧的美丽和菊花的芬芳。最后,隐士以“白眼”看待尘世,和着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程通

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