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宾之侍讲庆成宴上作

门宴分行首从官,内前随例奉宸欢。 衣联锦兽晴偏见,漏咽铜龙午未乾。 羽戚两阶成化久,风云千载际时难。 桂坊敢负平生操,汉策分明戒史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门宴:宫廷宴会。
  • 分行首:按照官职高低排列。
  • 内前:宫内。
  • 随例:按照惯例。
  • 宸欢:皇帝的欢愉。
  • 衣联锦兽:指官员的服饰,上面绣有锦绣和兽纹。
  • 晴偏见:阳光下特别显眼。
  • 漏咽铜龙:古代计时器,铜龙形状的滴漏。
  • 午未乾:指时间已过午时,未时还未到。
  • 羽戚两阶:指宫廷中的台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成化:明宪宗的年号,此处指明宪宗的治世。
  • 风云千载:比喻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时代变迁。
  • 际时难:遇到难得的时机。
  • 桂坊:指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的机构。
  • 汉策:汉代的国策或政策。
  • 戒史丹:指史丹,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此处指应谨慎编纂历史,以免失实。

翻译

宫廷宴会上,官员们按照官职高低排列,我在宫内按照惯例侍奉皇帝的欢愉。官员们的服饰在阳光下特别显眼,而铜龙形状的滴漏显示时间已过午时,未时还未到。宫廷中的台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明宪宗的治世已经长久。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时代变迁是千载难逢的。在翰林院,我敢不负平生操守,汉代的国策明确告诫我们要谨慎编纂历史,以免失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宫廷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官员们的仪表。诗中“衣联锦兽晴偏见”一句,既表现了官员服饰的华丽,也暗示了他们在皇帝面前的显赫地位。后句通过对时间的描述,增添了宴会的正式与紧张气氛。结尾处提到翰林院的职责与历史编纂的严肃性,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真实性的重视和对职责的忠诚。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