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原博宾之舜咨鸣治赐宴联句

黄幄中分列御筵,捧觞新曲度游仙。 漏声书下铜龙五,仗影春回玉马千。 白雪调烦词客和,红云班许近臣联。 不知泰岳登坛处,石检重封是几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幄(huáng wò):黄色的帐篷,常用于帝王或贵族的宴会。
  • 御筵(yù yán):帝王的宴席。
  • 捧觞(pěng shāng):举杯敬酒。
  • 游仙(yóu xiān):指仙人游历,也指诗文中描绘的仙境或超脱尘世的境界。
  • 铜龙(tóng lóng):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形似龙,用以报时。
  • 玉马(yù mǎ):玉制的马,常用于装饰或象征吉祥。
  • 白雪调(bái xuě diào):指高雅的诗文或曲调。
  • 红云班(hóng yún bān):形容朝臣的队伍,如红云般绚烂。
  • 近臣(jìn chén):亲近帝王的臣子。
  • 泰岳(tài yuè):即泰山,五岳之一,常被用作帝王的象征。
  • 石检(shí jiǎn):古代封禅时用于封印的石制物品。

翻译

在黄色的帐篷中,御筵分列两旁,新曲悠扬,仿佛仙境游历。 铜龙报时的声音在书下响起五次,玉马的影子随着春日的回归而千姿百态。 高雅的曲调让词客们纷纷和声,朝臣如红云般绚烂,近臣们联句赋诗。 不知在泰山的登坛之处,石检再次封印,已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场皇家宴会的盛况,通过“黄幄”、“御筵”、“铜龙”、“玉马”等意象,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庄严。诗中“捧觞新曲度游仙”一句,既表达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又带有超脱尘世的仙境色彩。后两句则通过“白雪调”与“红云班”的对比,展现了文人雅士与朝臣的和谐共处。结尾的“泰岳登坛处”与“石检重封”则隐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回顾与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