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余钟母

一夕谖花惨不开,满庭凉露鹤声哀。 神姬约伴游仙去,帝子亲书遣祭来。 古道悲风吹绛旐,玄墙阴雨上青苔。 倚庐人诵南陔处,愁见当时玉镜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谖花:即萱草花,古人认为萱草可以忘忧,故又称忘忧草。
  • 神姬:神话中的仙女。
  • 帝子:指天帝之子,也泛指神仙。
  • 绛旐:红色的魂幡,丧礼中用以引导亡魂。
  • 玄墙:黑色的墙,这里指墓地。
  • 倚庐:指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
  • 南陔:古代孝子养亲的地方,后泛指孝道。
  • 玉镜台:玉制的镜台,这里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往昔的幸福时光。

翻译

一夜之间,忘忧草的花儿似乎因悲伤而无法绽放,庭院中满是冰凉的露水,鹤的叫声哀婉凄凉。 神话中的仙女约定同伴一同游历仙境而去,天帝之子亲自书写了祭文送来。 古老的道上,悲伤的风吹动着红色的魂幡,墓地的黑色墙壁上,阴雨已经长满了青苔。 守丧的人在简陋的棚屋中诵读着孝道的诗篇,愁苦地望着那象征往昔幸福的玉镜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的庭院景象,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谖花”、“鹤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神秘的氛围。通过“神姬”、“帝子”等神话元素,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超脱感。末句“玉镜台”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