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赠行韵

暂停饥马啄荒莱,寒入重衾手倦开。 残雪夜惊双涧合,鲜飙晨送一阳回。 前村野色催行李,何处歌声调落梅。 明发园陵天尺五,溪山应识我重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长至:指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 世贤太史:指与作者一同前往的官员,太史是古代官职名,负责记录历史。
  • 陪祀:陪同祭祀。
  • 山陵:指帝王陵墓。
  • 沙河道中:在沙河的路上。
  • 廉伯: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朋友。
  • 饥马:饥饿的马。
  • 荒莱:荒芜的草地。
  • 重衾:厚重的被子。
  • 残雪:剩余的雪。
  • 双涧合:两条溪流汇合。
  • 鲜飙:清新的风。
  • 一阳回:指冬至后阳气开始回升。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行李:旅途中的行装。
  • 落梅:凋落的梅花。
  • 明发:明天出发。
  • 园陵:园林中的陵墓。
  • 天尺五:形容天空高远。
  • 溪山:溪流和山岭。

翻译

暂且让饥饿的马儿啄食荒芜的草地,寒冷侵入厚重的被褥,我手都懒得伸出来。夜晚,残留的雪让人惊讶地看到两条溪流汇合,清晨,清新的风吹送着阳气开始回升。前方的村庄景色催促着我们继续前行,不知何处传来调子悠扬的落梅歌声。明天我们将出发前往园陵,那里天空高远,溪流和山岭应该知道我再次来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与官员同往山陵祭祀的旅途景象。诗中,“饥马啄荒莱”与“寒入重衾”生动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与荒凉,而“残雪夜惊双涧合”与“鲜飙晨送一阳回”则巧妙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出阳气回升的希望。后两句通过“野色催行李”与“歌声调落梅”增添了旅途的生动与情感色彩,结尾的“明发园陵天尺五,溪山应识我重来”则表达了对再次访问的期待与对自然景色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