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兄林文美上舍赴青州训导

郡博承恩出上庠,宦途仍喜近家乡。 诗书俗厚称齐下,兄弟情深忆渭阳。 寒月拥裘催去马,夕亭呼剑引离觞。 官中旧识如星聚,不日分光到讲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博:指州县的学官。
  • 承恩:受到恩宠或恩泽。
  • 上庠:古代的大学。
  • 宦途:仕途,做官的道路。
  • 诗书:泛指书籍,特指儒家经典。
  • 俗厚:风俗淳厚。
  • 齐下:指齐地,今山东一带。
  • 渭阳:渭水的北岸,这里指家乡。
  • 拥裘:穿着厚重的皮衣。
  • 去马:离开的马。
  • 夕亭:傍晚的亭子。
  • 呼剑:召唤剑,指准备出发。
  • 离觞:离别的酒杯。
  • 官中:官场中。
  • 星聚:像星星一样聚集,比喻众多。
  • 分光:分散的光芒,比喻分散的才华或影响力。
  • 讲堂:讲学的场所。

翻译

你这位郡县的学官,受到皇恩,从古代的大学出发,踏上仕途,仍然高兴的是离家乡不远。 这里诗书气息浓厚,风俗淳厚,人们常称颂齐地,兄弟间的情谊深厚,让人回忆起家乡渭水的北岸。 寒冷的月光下,你穿着厚重的皮衣,催促着离开的马匹,傍晚的亭子里,你召唤着剑,举起离别的酒杯。 官场中认识的人如同星星般聚集,不久后,你的才华和影响力将分散到讲学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表兄林文美赴青州训导的赠诗。诗中,程敏政表达了对表兄的祝福和对家乡的思念。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表兄受到皇恩,踏上仕途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中间两句通过对诗书气息和兄弟情谊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家乡的美好和亲情的深厚。最后两句则预祝表兄在官场中能够如星聚般受到重视,并将自己的才华和影响力带到讲学的场所,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