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諌议祠

新祠门对頖池湾,再拜临风忆壮颜。 入眼已知甘露变,剖心思挽夕阳还。 权奸扰扰悲桑海,风节棱棱重斗山。 闻有狄公同祀典,瓣香何日更乘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頖池(pàn chí):古代学校前的水池,象征教育与文化。
  • 甘露变:指历史上的一次政变,这里比喻政治动荡。
  • 剖心:比喻真诚至极,毫无保留。
  • 权奸:指有权势的奸臣。
  • 桑海:比喻世事变迁,如桑田变沧海。
  • 风节: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气节。
  • 斗山:比喻重如山岳,不可动摇。
  • 狄公:指狄仁杰,唐代著名政治家,以公正廉洁著称。
  • 瓣香:指香火,这里比喻对先贤的敬仰和纪念。

翻译

新建立的祠堂正对着学府前的水池湾,我再次前来拜谒,临风回忆起刘諫议的英勇面容。眼前所见已让我感受到甘露政变的苦涩,我真诚地希望挽回那即将落下的夕阳。权势奸臣的纷扰令人悲叹世事如桑田沧海,而刘諫议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气节却如山岳般不可动摇。听说狄仁杰也一同被祭祀,我何时能有闲暇再次前来献上香火,表达我的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刘諫议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中,“新祠门对頖池湾”描绘了祠堂的位置,寓意着刘諫议的精神与文化教育紧密相连。通过“甘露变”和“剖心”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刘諫议在动荡政治中的真诚与牺牲精神的敬佩。最后,提及狄仁杰,强调了刘諫议与狄仁杰一样,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先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