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满城尹刘象谦

陇西家世伟丰仪,京邸相逢恨见迟。 早探杏园驰蹀躞,暂分花县抚疮痍。 同年有后能如子,异选无多定属谁。 大器可常淹百里,内台徵节快相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西:地名,今甘肃省东南部。
  • 家世:家族世系。
  • 伟丰仪:形容仪表堂堂,气度非凡。
  • 京邸:京城的住所。
  • 杏园: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驰蹀躞:形容急速行走的样子。
  • 花县:指官职,即县令。
  • 疮痍:比喻百姓的疾苦。
  • 同年:同一年中举的人。
  • 异选:不同的选拔。
  • 大器:比喻有才能的人。
  • :停留,这里指担任。
  • 百里:指县令,古代县令管辖的范围大约百里。
  • 内台:指中央政府。
  • 徵节:征召的命令。
  • 相期:期待相见。

翻译

刘象谦来自陇西,家族世系显赫,仪表非凡,我在京城住所与他相见,遗憾未能早日相识。他早年曾在科举考试中急速前行,如今暂时担任县令,抚慰百姓的疾苦。同一年中举的人中,能有像他这样的后起之秀,不同的选拔中,他必定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这样的大才,定能在县令的位置上停留,中央政府的征召命令让我们期待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刘象谦的家世背景、仪表风度以及他的政治才能。诗中,“陇西家世伟丰仪”一句,既点明了刘象谦的出身,又突出了他的非凡气质。“早探杏园驰蹀躞,暂分花县抚疮痍”则通过对比他早年的科举经历和现今的县令职务,展现了他的成长和担当。后两句“同年有后能如子,异选无多定属谁”更是对他才能的肯定,预示着他未来的光明前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刘象谦的敬佩和期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