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 童轩
关山月,扬清光,塞上征人望故乡。 故乡千里音尘绝,几回见月伤离别。 枕戈夜卧草头霜,弯弓晨走林间雪。 愁云茫茫塞草寒,月轮斜挂白狼山。 一声羌笛凄风急,多少征人念未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山月:指边关山岭上的月亮。
  • 扬清光:指月亮散发出清澈的光芒。
  • 塞上:边塞之上,指边疆地区。
  • 征人:指出征在外的士兵。
  • 音尘绝:音信断绝,无法得知家乡的消息。
  • 枕戈:枕着兵器,形容随时准备战斗。
  • 草头霜:草上的霜,形容寒冷的夜晚。
  • 弯弓:拉开弓箭,准备射击。
  • 林间雪:树林中的雪,形容边疆的严寒。
  • 愁云茫茫:形容心情沉重,如同茫茫的云雾。
  • 月轮:指月亮。
  • 白狼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边疆的一座山。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边塞的哀愁。
  • 凄风急:形容风声凄厉,急促。
  • 念未还:思念家乡,未能返回。

翻译

边关山岭上的月亮,散发出清澈的光芒,边塞上的士兵望着遥远的故乡。 故乡远在千里之外,音信全无,每当见到月亮,便不禁伤感离别之情。 夜晚枕着兵器,睡在草地上结霜的寒冷中,清晨拉开弓箭,在林间的雪地上行走。 愁云密布,边塞的草地寒冷,月亮斜挂在白狼山上。 一声羌笛响起,风声凄厉急促,多少士兵心中思念着未能返回的家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士兵在寒冷的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关山月”、“塞上征人”、“音尘绝”等意象,表达了士兵们孤独、凄凉的心境。诗中的“枕戈夜卧草头霜”和“弯弓晨走林间雪”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艰苦的军旅生活。结尾的“羌笛凄风急”和“念未还”更是深刻地抒发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边塞诗歌的独特魅力。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

童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