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甘泉山作
甘泉之山何处山,山岳中脉来蜿蜒。
淮海维扬作方镇,左右江湖中气尽。
孕奇产秀多哲人,三品瑶琨不足珍。
势如黄河天上落,千枝万枝极磅礴。
又如君子温而厉,阴阳合德德乃备。
我来仰止冲和色,远之可望近可即。
咫尺之水藏蛟龙,地脉况与江湖通。
一朝乘云作霖雨,膏泽应须盈下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泉: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 蜿蜒:形容山脉曲折延伸的样子。
- 淮海维扬:指淮河流域和扬州地区。
- 方镇:古代指边疆的军事重镇。
- 三品瑶琨:指珍贵的宝石,三品指其品质之高。
- 磅礴:形容气势宏大,广阔无边。
- 温而厉:形容人的性格温和而严肃。
- 阴阳合德:指阴阳调和,德行完备。
- 仰止:仰望而止步,表示敬仰。
- 蛟龙:传说中的神龙,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强大的力量。
- 地脉:指地下的水流或地势的走向。
- 膏泽:比喻恩泽或恩惠。
翻译
甘泉山是哪里的山?它位于山岳的中脉,蜿蜒而来。淮河流域和扬州地区作为边疆的军事重镇,左右着江湖的中气。这里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珍贵的宝石也不足以与之相比。山势如同黄河从天而降,千枝万枝都极为宏伟。它又像一个温和而严肃的君子,阴阳调和,德行完备。我来到这里,仰望着它的和谐色彩,远望可以感受到,近看也可以触摸到。咫尺之间的小水池中藏着蛟龙,地下的水流与江湖相通。一旦乘云降雨,恩泽必将遍及大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甘泉山的壮丽景色和其所在地区的重要性,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山的气势和人文价值。诗中“甘泉之山何处山”开篇设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心,随后通过对山脉、地理、人才的赞美,展现了甘泉山的非凡之处。诗的结尾以蛟龙和霖雨为喻,预示着这片土地将孕育出伟大的力量和丰厚的恩泽,表达了对甘泉山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愿景。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二首答之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承冯南滨太守丁巨川少府崔柏溪别驾饯于回雁寺作诗酬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即席和桂洲公次韵郭杏东翰长观莲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邹山人归锡山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滁州感旧作奉胡时振崔来凤二太仆田叔禾太守兼示二孟生 》 —— [ 明 ] 湛若水
- 《 已酉三月廿五予卧病潘进士直卿槐告别索予赠言呻吟之间遂成一绝赠之还邕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汝晦分教万州 》 —— [ 明 ] 湛若水
- 《 金陵后八咏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