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坐化:佛教用语,指高僧在禅定中安然去世。
- 元:原来,本来。
- 香烟:指焚香时升起的烟雾。
- 衮衮: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 升中天:升至天空的中央,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
- 忘助:忘记帮助他人,这里指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不再有世俗的牵挂。
- 灵根:指人的天赋和本性。
- 自然:自然而然,不加人为的干预。
翻译
我并未有意坐化,却意外地达到了自在的境界,香烟缭绕升腾至天空中央。 在这一刻,我忘记了世俗的助益,也没有任何的缺失,只感觉到我的天赋本性回归了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坐化的超然体验。诗中,“坐化不图元自在”表达了作者对于坐化这一佛教境界的意外获得,而非刻意追求。香烟升腾至中天的意象,象征着作者精神境界的升华。后两句“此时忘助皆无有,独觉灵根归自然”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在梦中的心灵状态,达到了一种忘我、超脱的境地,感受到了本性的自然回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韵介溪太宰灵谷寺见寄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席光亭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黑翠峰参戎赴留都不觉发江湖廊庙之悃 》 —— [ 明 ] 湛若水
- 《 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思九歌 》 —— [ 明 ] 湛若水
- 《 过徐州谒闵祠三首示周生荣朱兼寄州守陆生时望掌教周生易 》 —— [ 明 ] 湛若水
- 《 寄观善堂院长张春冈及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次九日送酒韵酬和未斋函谷兼呈北川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