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下第二首

· 纪坤
下第经三度,胡为又此行。 本来非隐逸,未敢薄功名。 良友怜同病,高僧不世情。 灯前相劝勉,切切到天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子:指农历庚子年,一般指1860年。
  • 隐逸(yǐnyì):隐居不问世事。
  • 薄(bó):轻视,不重视。
  • 良友:好朋友。
  • 高僧:指高级僧人,这里可能指高尚的人。
  • 勉(miǎn):劝勉,鼓励。

翻译

在庚子年第二次下第,为何又要踏上这段旅程呢?本来并非隐居不问世事,但也不敢轻视功名。好友怜惜我的处境,高尚的人对我有着非同凡响的情谊。在灯光下互相勉励,直到天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庚子年第二次下第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犹豫与追求内心平静的冲突,同时也展现了友情和高尚情谊的珍贵。通过灯光下的相互勉励,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困境的坚持。整体氛围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坚定。

纪坤

明河间府献县人,字厚齐。崇祯间诸生。诗学苏轼。遭逢乱世,多感时伤俗之语。有《花王阁剩稿》。 ► 1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