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同李五岳、周长卿、焦不害、茂潜饮亭亭馆

· 俞彦
秦淮杨柳澹垂烟。雨余天。弄晴妍。行到画楼,十二锦屏联。人面桃花相映好,金粉地,艳阳年。 曲拦幽径隐亭轩。肆芳筵。倚琼仙。最是殚人,心绪总堪怜。含恨含情低絮语,香冷后,月华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秦淮:秦淮河,南京的一条河流。 画楼:古代建筑物,多用于赏景、休憩。 锦屏:装饰华丽的屏风。 桃花:桃树开花,比喻美女。 金粉:金色的粉末,形容地面光亮。 殚人:指用尽心思的人。 低絮语:低声细语。 香冷:指花香减退。 月华:月光。

翻译

秦淮河上的杨柳垂下轻烟,雨过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晴朗美丽。走到画楼,看见十二幅精美的屏风相连。美丽的人脸和盛开的桃花相映成趣,地面上洒满了金色的光粉,阳光明媚的年代。曲折的小径旁隐藏着幽静的亭台,花香四溢的宴席上,倚着琼仙(琼仙:传说中的仙女)享受美好时光。最让人心力交瘁,心情总是令人怜惜。含着遗憾和深情,轻声细语,花香渐减,月光渐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通过描写秦淮河畔的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一种优美的意境。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人生情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

俞彦

俞彦,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