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出京留别诸明公次屠亚卿元勋先生见赠韵三首

· 林光
胄监三年录腐儒,宫墙仰见圣规模。 忙来行李轻千里,老去烟波负五湖。 礼乐河间疑可复,文章西汉岂终无。 襄阳此去知何补,空有狂言落帝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胄监(zhòu jiān):指监察官员。胄,古代官名,监察官员之意。
腐儒(fǔ rú):指道德败坏的儒生。
烟波(yān bō):指江湖、河流的景色。
礼乐(lǐ yuè):古代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礼仪和音乐。
文章西汉(wén zhāng xī hàn):指西汉时期的文学。
襄阳(xiāng yáng):地名,古代重要城市。
狂言(kuáng yán):指不切实际的言论。
帝都(dì dū):指京城,即帝王所在的都城。

翻译

监察官员三年来记录了许多道德败坏的儒生,站在宫墙上仰望着庄严的规模。
匆忙间带着行李轻轻地走了千里,年岁渐长时却背负着江湖河流的烟波。
礼乐文化在河间地区或许会再现,西汉时期的文学又怎会永远消失呢?
前往襄阳,我该做些什么补偿呢?只剩下空洞的不切实际言论在帝都中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京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时代风云变幻和个人命运沉浮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代官员、儒生、文化、文学等诸多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在离别之际,对过去的种种感慨交织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