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海碑

掌故半信疑,图经杳难按。 龙门积石间,疏凿有崖畔。 显兹七曜古,谁为斩荒蔓。 昔在五代初,居圉浑未判。 贞观及开元,踵接词臣窜。 每读题壁诗,吊古馀泚汗。 北海诚天人,独漉掞天翰。 发挥岩壑幽,顽石点头看。 向来冗葛藤,居然一刀断。 如彼老充国,聚米罗前案。 一览星目境,何翅身陟玩。 玉韫并珠含,媚艳耀云汉。 千秋一片石,对语增悽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掌故(zhǎng gù):了解历史故事。图经(tú jīng):查阅古籍。杳(yǎo):遥远。龙门:传说中的地名。积石:堆积的石头。疏凿(shū záo):粗糙的凿痕。崖畔:山崖旁。七曜(qī yào):指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七个天体。斩荒蔓:指开垦荒地。圉(yǔ):城郭。贞观、开元:唐朝的两个年号。词臣:指善于作词的官员。窜(cuàn):流放。题壁诗: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句。馀泚(yú zhì):残留的汗水。漉掞(lù shàn):指清洗。发挥:展示。岩壑(yán hè):山岩幽谷。顽石:坚硬的石头。冗葛(rǒng gě):繁杂的藤蔓。老充国: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聚米罗:指聚集粮食。星目:星星的眼睛,指星星。翅身(chì shēn):指翅膀和身体。陟(zhì):登高。玉韫(yù yùn):指玉器。珠含:含着珍珠。云汉:银河。悽惋(qī wǎn):悲伤。

翻译

掌握历史故事半信半疑,查阅古籍却难以得到确切的信息。在龙门积石的山间,粗糙的凿痕在山崖旁显现。这里展示着古代七个天体的痕迹,是谁在这里开垦荒地呢?在五代初期,这里还是未被划分的城郭。贞观、开元时期,这里传承着词臣们的流放诗篇。每次读墙壁上的诗句,都让人感慨古人的辛勤和汗水。北海碑真实地展现了天地间的奇迹。清洗出幽谷中的顽石,让它们点头欣赏。原本繁杂的藤蔓,竟然被一刀斩断。就像古代传说中的老充国,聚集粮食前的案子。一片石头对望星星的眼睛,让人不禁感叹。玉器和珍珠一同闪耀,美丽地照耀着银河。千秋岁月中的一块石头,让人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北海碑的壮丽景观,通过描写古代历史故事和天文现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古代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北海碑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

林枝桥

林枝桥,字阳仲。新会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初授当涂令,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清道光《新会县志》卷九有传。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