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姑苏取道吴兴将抵桐汭沿江舟中览眺谩作

亭午发胥门,暮泊宝带桥。 回首望荒台,风雨何萧萧。 忽见吴江塔,尖峭入云霄。 江神鼓浪迅,伏怪谢阴骄。 村火倏隐见,橹音乍忽超。 推篷一盱衡,烟光澹晚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姑苏(gū sū):即苏州,古代地名,今江苏省苏州市。 吴兴(wú xīng):古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桐汭(tóng ruì):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带。 胥门(xū mén):古代城门名。 宝带桥(bǎo dài qiáo):桥名,位于苏州市。 荒台(huāng tái):荒凉的台地。 吴江塔(wú jiāng tǎ):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一座古塔。

翻译

在午后离开姑苏,沿途经过吴兴,即将到达桐汭。在江中的舟船上眺望四周,不经意间写下了这首诗。

午后从胥门出发,傍晚停泊在宝带桥边。回头望着荒凉的台地,风雨声何其凄凉。突然看见吴江塔,尖峭地耸入云霄。江神激起波浪,伏怪谢阴骄。村庄的火光忽隐忽现,船桨声音时而超越。拉起篷帆,眼前的烟光渐渐隐没在夜潮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中游览吴兴至桐汭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吴江塔尖峭入云霄,江神鼓浪迅等,展现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整体氛围幽静悠远,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林枝桥

林枝桥,字阳仲。新会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初授当涂令,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清道光《新会县志》卷九有传。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