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乌纱(wū shā):古代官员冠帽上的黑色纱巾。
岂(qǐ):表示反问,用于加强语气。
僻地(pì dì):偏远的地方。
俊杰(jùn jié):才俊、杰出的人物。
小庠(xiǎo xiáng):小学。
草偃(cǎo yǎn):草木倒伏。
馀(yú):余留、剩余。
薄禄(bó lù):微薄的俸禄。
伏腊(fú là):指腊月。
铗(jiá):古代一种用来梳头的器具。
翻译
送别余昌期去漳平,乌纱谈笑一官职除,年轻时的成就怎能辜负他。在偏远之地又何须担心没有才俊杰出的人物,小学知识刚好掌握。平日里草木倒伏,千万座山看着雨水消散。微薄的俸禄总能供应过腊月,不必梳头更不必娱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余昌期去漳平的场景,表达了对他前程的祝福和对他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古代官员的服饰、学习、自然景观等元素,展现了送别者对余昌期的关心和祝福之情。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