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祝融九千七百丈,六月飞霜洒洞庭。
攸舆学者武宽则,石鼓斋中穷六经。
气横潇湘波浪白,思入嵩华烟云青。
四千馀里到京国,倒插五色凤凰翎。
河西猛将今太尉,一见握手坐广庭。
立呼爱子俾受业,岂独汝学我亦听。
猿肩虎头日侍侧,长刀大剑罗青荧。
动陈忠义破肝胆,众目睒䁑开心扃。
丈夫乖遇岂偶尔,纵不我听我则宁。
嗟予官冷材力薄,每辱奇俊哀竛竮。
天晴风静辄过我,如病得瘥醉得醒。
不为湖山劳梦寐,不为富贵疲心形。
始知卓识出天性,岂彼狗苟蝇营营。
方今夔皋满廊庙,洪恩屡降无滥刑。
长材用世何不可,大夫列卿如拾萤。
君如得位立行志,慎勿学我空星星。
我今老矣何所称,白云深谷寒烟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这里指衡山的最高峰,即祝融峰。
- 九千七百丈:夸张地描述衡山的高大。
- 六月飞霜:形容气候异常,六月天降霜。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攸舆:地名,今湖南省攸县。
- 石鼓斋:武宽则的书斋名。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嵩华:嵩山和华山,中国五岳中的两座。
- 京国:京城,这里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凤凰翎:凤凰的羽毛,比喻珍贵或杰出。
- 河西猛将:指元朝的将领。
- 太尉:古代官职,相当于军事最高指挥官。
- 猿肩虎头:形容人的相貌威武。
- 长刀大剑:比喻武将的装备。
- 睒䁑:闪烁,这里指目光闪烁。
- 心扃:心扉,指内心。
- 乖遇:不寻常的遭遇。
- 竛竮:孤独无助的样子。
- 瘥:病愈。
- 狗苟蝇营营:比喻卑鄙无耻,追逐小利。
- 夔皋:古代传说中的贤臣,这里指朝廷中的贤才。
- 廊庙:指朝廷。
- 拾萤:比喻容易得到。
- 星星:比喻微不足道。
- 白云深谷寒烟汀:形容隐居的幽静之地。
翻译
祝融峰高达九千七百丈,六月天竟然飞霜洒落在洞庭湖上。攸舆的学者武宽则,在石鼓斋中深入研究六经。他的气势横扫潇湘的波浪,思绪飘入嵩山和华山的烟云之中。他从四千余里外来到京城,就像倒插了五彩的凤凰羽毛一样引人注目。河西的猛将,如今的太尉,一见面就坐在广庭中与他握手。立刻叫来爱子让他受业,岂止是你在学习,我也在聆听。猿肩虎头的样子日日侍立在侧,长刀大剑罗列在青荧之中。动辄陈述忠义,破肝胆,众目睽睽之下,开心扉。大丈夫的不寻常遭遇岂是偶然,即使你不听,我也宁可如此。
哎呀,我官职冷清,才力薄弱,每次都受到奇俊之士的哀怜。天晴风静时,他们就过来看我,就像病得痊愈,醉得清醒。不为湖山的梦寐所劳,不为富贵的疲惫所累。始知卓越的见识出自天性,岂是那些卑鄙无耻,追逐小利之辈所能比拟。如今朝廷中贤才满堂,洪恩屡降,没有滥刑。有才能的人用世有何不可,大夫列卿如同拾取萤火虫一样容易。你如果得到高位,立志行事,千万不要学我这样微不足道。我现在老了,还有什么可称道的,只有白云深谷,寒烟汀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学者武宽则的非凡气质和学识,以及他与河西猛将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夸张和比喻手法,展现了武宽则的学识渊博和气概非凡,同时也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赞美和对朝廷贤才的期望。结尾处,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隐居之愿,形成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211篇诗文
揭傒斯的其他作品
- 《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 其二 远浦归帆 》 —— [ 元 ] 揭傒斯
- 《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 》 —— [ 元 ] 揭傒斯
- 《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 —— [ 元 ] 揭傒斯
- 《 寄题太子文学张希孟凝云石 》 —— [ 元 ] 揭傒斯
- 《 赠别曾编修归庐陵葬学士兄 》 —— [ 元 ] 揭傒斯
- 《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其三 》 —— [ 元 ] 揭傒斯
- 《 贫交行 》 —— [ 元 ] 揭傒斯
- 《 寄题张齐公庙 》 —— [ 元 ] 揭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