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行春图
开元天子达四聪,羽旄管籥行相从。
当时从驾骊山者,宰相犹是璟与崇。
华萼楼中云气里,兄弟同眠复同起。
玉环一旦入深宫,大枕长衾冷如水。
兴庆池头花树边,梨园小部俱婵娟。
杨家姊妹夜游处,银烛万条生紫烟。
宁知乐极哀方始,羯鼓未终鼙鼓起。
褒斜西幸雨淋铃,回首长安几千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达四聪:指广开四方视听,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 羽旄管籥:羽旄(yǔ máo)指古代用鸟羽和旄牛尾装饰的旗子,管籥(guǎn yuè)指古代的管乐器,这里指仪仗和音乐。
- 骊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唐玄宗常去的地方。
- 璟与崇:指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号璟)和李林甫(字茂之,号崇)。
- 华萼楼: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座楼,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去的地方。
- 玉环:指杨贵妃,名玉环。
- 大枕长衾:指宽大的枕头和长长的被褥。
- 兴庆池: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池塘,周围种植了许多花树。
- 梨园小部:指唐玄宗设立的梨园,专门培养歌舞艺人。
-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
- 银烛万条:形容烛光明亮,如同万条银丝。
- 紫烟:指烛光中升起的烟雾,呈现出紫色。
- 羯鼓未终鼙鼓起:羯鼓(jié gǔ)和鼙鼓(pí gǔ)都是古代的打击乐器,这里指音乐未完,战鼓已起,暗示战乱的突然爆发。
- 褒斜西幸雨淋铃:褒斜(bāo xié)指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西逃至四川的路线,雨淋铃指唐玄宗在逃亡途中听到雨声和铃声,感慨万分。
翻译
开元天子广开四方视听,仪仗和音乐随行。当时随驾前往骊山的,还有宰相张九龄和李林甫。在华萼楼中云气缭绕,兄弟们同眠复同起。杨玉环一旦进入深宫,宽大的枕头和长长的被褥都冷如水。兴庆池边的花树旁,梨园的小部艺人们都美丽动人。这是杨家姊妹夜游的地方,烛光明亮如同万条银丝,烟雾呈现出紫色。谁知乐极生悲,战鼓突然响起,音乐未完。唐玄宗西逃至四川,雨声和铃声让他感慨万分,回首长安,已是几千里之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以及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的悲凉境遇。诗中通过对华萼楼、兴庆池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繁华和欢乐。然而,“宁知乐极哀方始”一句,转折突兀,预示了悲剧的来临。最后,通过“褒斜西幸雨淋铃”的描写,抒发了唐玄宗对长安的深深眷恋和无奈离去的悲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盛衰兴替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