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谣八首其一

· 张昱
砂碛大风吹土屋,马上行人纱罩目。 貂裘荆筐拾马矢,野帐炊烟煮羊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砂碛(shā qì):沙漠中的沙石地。
  • 大风吹土屋:形容风大,吹起沙土覆盖在简陋的房屋上。
  • 马上行人纱罩目:骑马的行人用纱布遮住眼睛,以防风沙。
  •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皮制成的衣服,这里指贵重的衣物。
  • 荆筐(jīng kuāng):用荆条编成的筐子,这里指简陋的工具。
  • 拾马矢(shí mǎ shǐ):捡拾马粪。
  • 野帐:野外的帐篷。
  • 炊烟:做饭时升起的烟。
  • 煮羊肉:烹饪羊肉。

翻译

沙漠中的大风卷起沙土,覆盖在简陋的土屋上,骑马的行人用纱布遮住眼睛,以防风沙。穿着貂皮衣服的人用荆条编成的筐子捡拾马粪,野外的帐篷里升起了炊烟,正在烹饪羊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塞外边疆的艰苦生活场景。通过“砂碛大风吹土屋”和“马上行人纱罩目”,生动地表现了沙漠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后两句“貂裘荆筐拾马矢,野帐炊烟煮羊肉”则展示了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贵族的奢华(貂裘),也有平民的朴素(荆筐拾马矢),以及他们在野外简陋条件下烹饪食物的情景。整体上,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塞生活的真实画卷。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