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张昱
北方九眼大黑杀,幻影梵名纥剌麻。 头戴髑髅踏魔女,用人以祭惑中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下:指京城。
  • 九眼大黑杀:可能指的是一种宗教或神话中的形象,具体含义不明。
  • 幻影:虚幻的影像。
  • 梵名:梵语中的名字,通常指佛教中的名词。
  • 纥剌麻:可能是指某种宗教仪式或人物。
  • 髑髅:死人的头骨。
  • 魔女:邪恶的女性,通常指神话或宗教中的角色。
  • 用人以祭:用活人作为祭品。
  • 惑中华:迷惑或影响中华(中国)。

翻译

在京城之下,有一首曲子,共一百零二首,其中之一是这样的: 北方有一种名为“九眼大黑杀”的神秘存在,它的幻影在梵语中被称为“纥剌麻”。 它头戴死人的头骨,脚踏着邪恶的女性,用活人作为祭品,这种做法迷惑了中华大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恐怖的宗教或神话形象,通过“九眼大黑杀”和“纥剌麻”等词汇,传达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头戴髑髅踏魔女”和“用人以祭”等行为,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某些宗教仪式的残酷性。同时,“惑中华”一词暗示了这种宗教或信仰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异域的宗教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宗教冲突。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