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茅山

· 张雨
我有草堂南洞门,常时行坐虎同群。 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 遥忆田泉洗苍术,更思陶涧采香芹。 归来闭户偿高卧,莫遣人书白练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是道教名山之一。
  • 草堂:指简朴的居所,常用来指隐居或读书的地方。
  • 南洞门:茅山的一个地名,可能是指草堂所在的具体位置。
  • 虎同群:与虎为伴,形容隐居生活的孤寂与超脱。
  • 丹光:指道教炼丹时发出的光芒,这里可能比喻自然界中的奇异景象。
  • 玉气:指山间的云雾,因其洁白如玉而得名。
  • 田泉:田间的泉水,这里可能指隐居地附近的自然景观。
  • 苍术:一种药材,这里可能指隐居生活中采集药材的情景。
  • 陶涧: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 香芹:一种野菜,这里可能指隐居生活中采集野菜的情景。
  • 白练裙:白色的裙子,这里可能指隐居生活中的简朴服饰。

翻译

我拥有一间位于茅山南洞门的草堂,常常在那里行走坐卧,仿佛与虎为伴。夜晚,炼丹的光芒从林间透出,遮蔽了明月;清晨,山间的云雾升腾,化作天空中的白云。我远远地思念着田间的泉水,那里我曾清洗过苍术;更思念在陶渊明隐居的涧边,采摘香芹的时光。归来后,我将闭门高卧,不问世事,不让人们书写我那简朴的白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通过对茅山草堂的描写,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中“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一句,以道教炼丹的神秘色彩和山间云雾的变幻莫测,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深远。结尾的“归来闭户偿高卧,莫遣人书白练裙”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世俗的淡漠,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