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口
儿寒解衣重抚摩,儿饥推食孰忍诃。
长成与国远负戈,一去不返当如何。
去时云戍东北鄙,直出榆关度辽水。
白头郎罢与影俱,岂惮山川千万里。
天教此地适相逢,父曰从天坠吾子。
笑疲乐极俱殒身,谁谓情钟遽如此。
官家开边方未已,同生又别宁同死。
山云漠漠风飕飕,山头双冢知几秋。
当时不忍一朝喜,今日翻飞千载愁。
犹胜贞女化为石,终古孤身双不得。
清江寒影日悠悠,行人一去无消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推食:让出食物。
- 孰忍诃:怎能忍心责备。
- 负戈:扛着兵器,指从军。
- 郎罢:父亲。
- 情钟:情感深厚。
- 翻飞:比喻心情的波动。
- 贞女化为石:指传说中的贞女化石故事,比喻忠贞不渝。
- 悠悠:长久,遥远。
翻译
孩子寒冷时,我解下衣服温暖他,孩子饥饿时,我让出食物,怎能忍心责备他。孩子长大后为国家远赴战场,一旦离去不再回来,我该怎么办?他离开时驻守在东北边疆,直奔榆关,渡过辽水。我这白发苍苍的父亲,与他的影子同行,岂会畏惧山川的千万里。上天安排我们在此地重逢,父亲说:“我的儿子从天而降。”我们笑着,快乐到了极点,却双双倒下身亡,谁能想到我们的情感深厚至此。官家还在继续开疆拓土,我们兄弟又怎能同生不同死呢?山间的云雾漠漠,风声飕飕,山头的双坟已经历了几度春秋。当时不忍一时的喜悦,如今却翻飞着千载的忧愁。这还比不上贞女化为石头,终身孤独,无法得到伴侣。清江上的寒影日复一日地悠悠流淌,行人一去便再无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父亲对远征儿子的深切关怀与无尽忧虑。通过“解衣”、“推食”等细节,展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诗中“天教此地适相逢”一句,虽带来短暂的喜悦,却转瞬即逝,父子双双殒命,情感的悲剧性达到高潮。结尾以“贞女化为石”作比,突出了父亲对儿子一去不返的深切忧虑和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表达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无奈。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