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圃

有池可汲园可斸,拂袖归来心愿足。自甘学圃为小人,爱此菜茹画苜蓿。 元修雨后脆且腴,诸葛数荣□浓绿。萝卜生儿芥有孙,芋魁出水频浇沃。 罢锄时或钓池鱼,隐几何曾梦蕉鹿。既无抱瓮老翁劳,亦免趋炎胁肩辱。 吾尝寓甲第,纷纷厌粱肉。吾今旦烹葵,食郁杂野础。 彼紫驼峰出翠釜,争如菘韭侑炊粟。五侯之鲭世所贵,五辛之盘吾亦欲。 庸人皆被富贵熏,或羡吾饕是清福。但令此色贯驻颜,隽味齧根充我腹。 三年不窥惭仲舒,吾侪何可轻樊须。九月筑场十月涤,连年藉此输官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蔬圃:菜园。
  • (zhú):挖掘。
  • 学圃:学习种菜。
  • 菜茹:蔬菜。
  • 苜蓿 (mù xu):一种植物,常用来做饲料。
  • 元修:指雨后的蔬菜。
  • 诸葛:可能指诸葛亮,这里用来形容蔬菜茂盛。
  • 芋魁:芋头。
  • 浇沃:浇水。
  • 隐几:隐居时的几案,指隐居生活。
  • 梦蕉鹿:出自《庄子》,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抱瓮老翁:比喻勤劳但效率低。
  • 趋炎胁肩:形容趋炎附势。
  • 甲第:高官显贵的住宅。
  • 粱肉:指精美的食物。
  • 烹葵:煮菜。
  • 食郁:吃杂粮。
  • 野础:野菜。
  • 紫驼峰:指珍贵的食物。
  • 翠釜:绿色的锅,指精美的厨具。
  • 菘韭:白菜和韭菜。
  • 炊粟:煮小米。
  • 五侯之鲭:指珍贵的食物。
  • 五辛之盘:指五种辛辣的蔬菜。
  • 庸人:普通人。
  • 富贵熏:被富贵所迷惑。
  • 吾饕:我贪吃。
  • 清福:清静的福气。
  • 贯驻颜:保持年轻。
  • 隽味:美味。
  • 齧根:咬根,指吃蔬菜。
  • 三年不窥:指董仲舒三年不看窗外事,专心读书。
  • 吾侪:我们。
  • 轻樊须:轻视樊须,樊须是孔子的弟子,曾被孔子批评为小人。
  • 筑场:修建场地。
  • :清洗。
  • 输官租:缴纳官府的租税。

翻译

有一个池塘可以汲水,园子可以挖掘,我带着满足的心愿归来。我甘愿学习种菜,喜爱这些蔬菜,画中的苜蓿也是如此。雨后的蔬菜又脆又肥,诸葛亮的蔬菜茂盛,呈现出浓绿。萝卜生了儿子,芥菜有了孙子,芋头从水中频频被浇灌。我放下锄头,有时会在池塘钓鱼,隐居时何曾梦见过虚幻的事物。既没有像抱瓮老翁那样劳累,也免去了趋炎附势的耻辱。我曾经住在高官显贵的住宅,厌倦了精美的食物。现在我早晨煮菜,吃杂粮和野菜。那些紫驼峰和翠釜中的食物,怎么比得上白菜和韭菜配小米。五侯的鲭鱼世人所贵,五辛的盘子我也想要。普通人被富贵所迷惑,或许羡慕我贪吃是清静的福气。只要能让这种颜色保持年轻,美味咬根充盈我的腹部。三年不看窗外事,我辈怎能轻视樊须。九月修建场地,十月清洗,连年借此缴纳官府的租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富贵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蔬菜园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诗人通过对蔬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诗的结尾提到缴纳官租,暗示了即使隐居,也难以完全脱离世俗的责任和义务,增添了诗的现实感。

许有孚

元汤阴人,字可行。许有壬弟。文宗至顺元年进士,授湖广儒学副提举,改湖广行省检校。累除南台御史,迁同佥太常礼仪院事。与有壬父子唱和,成《圭塘欸乃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