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诗

天目山前水齧矶,天心地脉露危机。 西周浸冷觚棱月,未必迁岐说果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水齧矶:水冲击岩石。齧(niè),咬,这里指水流对岩石的侵蚀。
  • 天心地脉:比喻国家的根本或命运。
  • 露危机:显露出潜在的危险。
  • 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 觚棱月:形容月亮形状尖锐,这里可能暗指时局的严峻。觚(gū),古代一种有棱角的酒器。
  • 迁岐:指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因避戎狄之乱,从岐山迁至周原的历史事件。

翻译

天目山前,水流冲击着岩石,仿佛天地的命脉显露出危机。 西周时期,月光冷冽地照在尖锐的觚棱上,那关于迁岐的说法,难道真的没有道理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目山前的自然景象,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中“水齧矶”形象地表现了自然力量的无情,而“天心地脉露危机”则进一步将这种自然现象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暗示了国家面临的潜在危险。后两句通过对西周时期月光的描写,以及对迁岐历史的提及,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危机的深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