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行
唐宫夜祝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帝星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邈佶烈: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字。
- 天阙:天宫,这里指天意。
- 甲马营:指军营。
- 点检:古代官名,负责检查。
- 重光:指日月重明,比喻新君继位。
- 两金乌:指太阳,这里比喻两位皇帝。
- 黄旗:象征皇权的旗帜。
- 中书相公:指中书省的高级官员。
- 《鸿宝》:古代重要的政治文献。
- 画瓠学士:指有才能的学者。
- 禅授:指禅让,即帝王让位。
- 五家八姓:泛指多个家族和姓氏。
- 陈桥: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 拥马:指士兵拥戴。
- 坠驴:比喻失败或失势。
翻译
元朝的张宪在《陈桥行》中写道:唐宫中夜祷辽太祖,忧国忧民的念头直达天意。帝星照耀着军营,紫雾红光遮蔽了明月。殿前的点检官成为了天子,方颐大口却空有诛杀之名。日月重明,两位皇帝相继,十幅黄旗覆盖着龙体。中书省的高官掌管着穿爪,不忍不死,秘藏《鸿宝》。有才能的学者独占先机,禅让的雄文藏在袖中。
你难道没看见,五十三年间血流成河,五家八姓相互残杀。在陈桥,乱卒并未拥戴马上的君主,抚掌的先生也不肯坠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政治斗争,展现了权力更迭的残酷和复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帝星”、“紫雾红光”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历史感。通过对“陈桥乱卒”和“抚掌先生”的对比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