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古斋

· 张昱
曹昭宝古以名斋,韫椟非时不一开。 图画丹青半人物,尊彝文藻尽云雷。 流传竟自何人得,玩赏知经几手来? 世故浮云眼前事,题诗投笔为兴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韫椟(yùn dú):藏在柜子里,比喻珍藏。
  • 尊彝(zūn yí):古代青铜器中的酒器,常用于祭祀。
  • 文藻:指器物上的纹饰和文字。
  • 云雷:比喻纹饰繁复,如云雷般变化多端。
  • 世故:指世间的事情,多指人情世故。
  •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翻译

曹昭以“宝古”为名,命名了他的斋室,珍藏的物品非特定时刻不轻易展示。 图画中多描绘人物,半数是丹青之作,而尊彝器物上的文藻则尽是云雷般的繁复纹饰。 这些珍宝究竟是从何人手中流传而来,又经过了多少人的玩赏? 世间的事情如同浮云一般变幻莫测,我题诗投笔,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曹昭的“宝古斋”,通过对其珍藏的图画和尊彝的描述,展现了其收藏的丰富与珍贵。诗中“韫椟非时不一开”一句,既表现了珍藏的慎重,也暗示了藏品的非凡价值。后两句通过对珍宝流传和玩赏的疑问,引出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