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等。
- 舒頔:元代诗人,字道原,号贞素。
- 承宣:继承宣扬。
- 君秩满:指你的官职任期已满。
- 我迟延:我拖延,指自己未能如期完成某事。
- 杜鹃:鸟名,此处可能指杜鹃花。
- 菱花:指镜子,因古时镜子背面常刻有菱花图案。
- 鸾胶:传说中的一种胶,能粘合断弦,比喻续娶后妻。
- 雪盈颠:满头白发,形容年老。
- 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 都门:京城的城门,代指京城。
翻译
山色依旧,共同见证着历史的传承。你的官职任期已满,而我却还在拖延。我们多次在花前醉倒,我曾责怪那春山中的杜鹃,为何总是啼血催人老。
再次照镜,发现自己的白发已满头,仿佛是鸾胶再续,续娶后妻的象征,应该笑我这满头白发。深夜与月亮对话,回忆起也曾是京城中的少年。
赏析
这首作品以山色为背景,通过对比“君秩满”与“我迟延”,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曾怪杀、春山杜鹃”一句,借杜鹃啼血的意象,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无奈。而“菱花再照,鸾胶再续,应笑雪盈颠”则通过镜中白发与续弦的比喻,自嘲年华老去。结尾的“深夜语婵娟”与“也曾是、都门少年”相呼应,流露出对过往青春岁月的怀念与追忆。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