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 张昱
夜长春酒醒,敧枕何曾睡? 时见烛花中,馀光吐金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敧枕:斜靠着枕头。敧(qī),倾斜。
  • 烛花:烛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 馀光:剩余的光亮。馀(yú),同“余”。
  • 金穗:金黄色的穗状光影,这里指烛花燃烧后留下的光影。

翻译

夜晚,春酒的醉意已消,我斜靠在枕头上,却难以入眠。 不时地,我看到烛心燃烧结成的花状物中,那剩余的光亮吐露出金黄色的穗状光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夜酒醒后的静谧场景。诗人通过“敧枕何曾睡”表达了自己夜深人静时的无眠状态,而“烛花中,馀光吐金穗”则细腻地刻画了烛光摇曳、光影变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金穗”一词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烛光余晖比作金黄的穗子,形象生动,增添了诗意的美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孤寂与沉思。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