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马公伯庸有赠萨天锡还金陵长句因次韵寄上
射策甲科今廿载,尺书难信石城潮。
径登乌府持天宪,犹倚青溪望使轺。
四月莺啼夹城仗,千官花拥大明朝。
会因桂树思真隐,独是淮南作赋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射策甲科:指通过科举考试中的甲科,即高级科举考试。
- 廿载:二十年的意思。
- 尺书:指书信。
- 石城:指南京,古称石头城。
- 乌府: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 持天宪:执行国家的法律。
- 青溪:地名,在南京。
- 使轺:使者的车马。
- 夹城仗:指皇城的仪仗。
- 大明朝:指明朝。
- 桂树:象征高洁和隐逸。
- 淮南:地名,指淮河流域。
- 作赋招:指写诗文以招隐士。
翻译
通过科举考试中的甲科已经二十年了,书信难以传递,就像石头城的潮水一样难以捉摸。已经登上了御史台,执行国家的法律,仍然依恋着青溪,望着使者的车马。四月里,皇城的仪仗伴随着莺啼,千官簇拥着大明朝。会因为桂树而思念真正的隐士,只有淮南,我才会写诗文来招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张雨对马伯庸的赠别之作,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射策甲科今廿载”一句,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文通过对南京景物的描写,如“尺书难信石城潮”、“犹倚青溪望使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结尾的“会因桂树思真隐,独是淮南作赋招”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