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爽轩次韵韩致用

· 张雨
大名谁及河东老,为爱幽轩肯赋诗。 沆瀣一杯凌倒景,阑干几曲带清漪。 徒闻东海投竿去,不似西山拄笏宜。 两岸菰蒲鱼鸟乐,系船犹带绿杨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爽轩:指诗中提到的幽静的轩廊。
  •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顺序作诗。
  • 韩致用:诗人的朋友,原诗作者。
  • 河东老:指韩致用,河东是他的籍贯。
  • 沆瀣:指夜间的水气,露水。
  • 凌倒景:指超越了寻常的景色,意指景色非常美丽。
  • 阑干:栏杆。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徒闻:只是听说。
  • 东海投竿:指隐居垂钓,比喻隐居生活。
  • 西山拄笏:指在山中做官,拄笏看山,比喻做官清闲。
  •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和蒲。
  • 鱼鸟乐:指鱼和鸟的自在快乐。
  • 系船:拴住船只。
  • 绿杨丝:指垂柳的枝条。

翻译

谁能比得上河东的韩老,为了这幽静的轩廊愿意赋诗。 一杯夜露超越了寻常的景色,几曲栏杆带着清澈的水波。 只是听说过东海隐居垂钓,不像在西山做官那样清闲。 两岸的菰蒲和鱼鸟都自在快乐,拴住船只还带着垂柳的枝条。

赏析

这首诗是张雨对韩致用原诗的和韵之作,通过对西爽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喜爱。诗中“沆瀣一杯凌倒景”一句,以超凡脱俗的笔触赞美了轩廊周围的美景。后两句通过对隐居与做官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两岸菰蒲鱼鸟乐,系船犹带绿杨丝”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和谐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