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至钱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

· 善住
客窗灯暗曙钟残,泥潦从衡路未乾。 满目云山留我好,一楼风雨见君难。 湖边雪尽梅应早,吴下春迟麦尚寒。 南渡耆英久寥落,岂知犹有故衣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曙钟:黎明的钟声。
  • 泥潦:泥泞的积水。
  • 从衡:纵横交错。
  • 满目云山:眼前尽是云雾缭绕的山峦。
  • 湖边雪尽:湖边的雪已经融化。
  • 吴下:指吴地,今江苏南部一带。
  • 春迟:春天来得晚。
  • 麦尚寒:麦子还未完全回暖。
  • 南渡耆英:指南渡的老年英才。
  • 寥落:稀少,冷落。
  • 故衣冠:指旧时的服饰,也指旧时的士人。

翻译

黎明的钟声在客窗边渐渐消逝,灯光昏暗,泥泞的道路上积水纵横,还未干透。眼前尽是云雾缭绕的山峦,仿佛在邀请我留下,而楼阁中的一场风雨,却让我感受到与你的相见之难。湖边的雪已经融化,梅花应该早早地开放了;吴地的春天来得晚,麦田里的寒意还未完全消退。南渡的老英才们已经寥寥无几,谁知这里还有穿着旧时衣冠的故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在钱塘江畔因雨受阻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满目云山留我好”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一楼风雨见君难”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事难料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结尾处提及“南渡耆英”与“故衣冠”,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