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建业城头鸟乱啼,知君感古夜闻鸡。 荆扬贡赋元趋鲁,晋宋文章渐入齐。 草疏或依松影坐,哦诗应就竹阴题。 书来宜忆京华客,日日长衢听马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业:古地名,今南京市。
  • 感古夜闻鸡:暗指赵仲礼有志于报国,如同古人闻鸡起舞。
  • 荆扬:古代地名,荆州和扬州,泛指江南地区。
  • 贡赋:古代向朝廷进贡的财物。
  • :原本。
  • 晋宋文章:指晋朝和宋朝的文学作品。
  • 渐入齐:逐渐达到齐国的水平,齐国在古代以文化著称。
  • 草疏:草拟奏疏,指写给皇帝的奏章。
  • 依松影坐:在松树的阴影下坐着,形容清幽的环境。
  • 哦诗:吟诗。
  • 就竹阴题:在竹林的阴凉处题诗,形容文人雅趣。
  • 京华:京城,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长衢:长街。
  • 听马嘶:听到马的嘶鸣声,形容京城的繁华景象。

翻译

在建业城的城头,鸟儿们喧闹地啼叫,我知道你像古人一样,夜晚听到鸡鸣就会有所感悟。江南地区的贡赋原本是向鲁国进献的,晋朝和宋朝的文学作品也逐渐达到了齐国的水平。你或许会在松树的阴影下草拟奏疏,或在竹林的阴凉处吟诗题字。当你收到这封信时,请记得在京城的我,日复一日在长街上听着马儿的嘶鸣。

赏析

这首诗是傅若金送别赵仲礼御史时所作,通过描绘建业城头的鸟鸣和夜晚的鸡鸣,隐喻赵仲礼的报国之志。诗中提及荆扬的贡赋和晋宋文章,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繁荣和文学的传承。后两句则通过松影和竹阴的意象,描绘了赵仲礼清雅的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场景。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赵仲礼的思念,并希望他在远方也能记得京城的朋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