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 吴门怀古北曲聊乐府前集今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 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门:指苏州,古称吴门。
  • 洞庭归兴:指对洞庭湖的怀念之情。
  • 香柑:一种柑橘,此处指柑橘的香气。
  • 红树:指柑橘成熟时的红色果实。
  • 鲈脍银丝:鲈鱼切成细丝,形容食物精美。
  • 白家池馆:指白居易在苏州的园林。
  • 吴王花草:指吴王夫差时期的花草,暗指吴国的繁华。
  • 长似坡诗:指景色如苏轼(号东坡)的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美丽。
  • 可人怜处:指令人怜爱的地方。
  • 啼鸟夜月:指夜晚鸟儿的啼叫和月光的映照。
  • 西施:春秋时期的美女,吴王夫差的宠妃。

翻译

山中藏着白虎,云雾缭绕着古寺,池边的老梅枝繁叶茂。心中涌起对洞庭湖的怀念,柑橘的香气和红彤彤的果实,还有那鲈鱼切成银丝般的美味。

白居易的池馆,吴王时期的花草,景色长久地如同苏轼诗中所描绘的那样。令人怜爱的地方,夜晚鸟儿的啼叫和月光的映照,似乎还在怨恨着西施。

赏析

这首作品以吴门(苏州)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白虎、云雾中的寺庙、池边的老梅等自然景象,以及洞庭湖的怀念、香柑红树、鲈脍银丝等细腻的感官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苏州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深情。诗中“白家池馆,吴王花草”等句,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表达了对苏州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赞美。结尾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则带有一丝哀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可久对苏州的深厚情感和精湛的文学造诣。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