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借指京城。
- 渺渺:遥远渺茫。
- 斑斑:形容头发花白。
- 征雁:迁徙的大雁。
- 青泥:青泥岭,在今陕西略阳西北。
- 小剑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
- 湓江:长江的支流,在今江西九江市西。
- 连云栈:栈道名,在陕西汉中地区,为古时川陕之通道。栈(zhàn)
翻译
遥望着京城长安,前途渺茫,我的两鬓已经斑白。像那南飞北往的大雁一样,四处奔波,路途实在艰难。 走过了青泥岭、小剑关,看过了湓江岸边的红叶,还有那白草连绵的连云栈。我追求的那半纸功名,却让我在风雪中翻越了千山万水。
赏析
这首曲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羁旅在外、为功名奔波的人的愁苦心境。开头“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和年华的消逝的感慨。随后通过“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下阕列举了青泥、小剑关、湓江岸、连云栈等地方,进一步烘托出奔波之苦。最后“功名半纸,风雪千山”,深刻地揭示了追求功名的不易和付出的巨大代价,饱含着作者的无奈和辛酸。整首曲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张可久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 153篇诗文
张可久的其他作品
- 《 中吕 · 普天乐 · 秋怀 》 —— [ 元 ] 张可久
- 《 中吕 · 卖花声 · 客况 》 —— [ 元 ] 张可久
- 《 折桂令 · 九日 》 —— [ 元 ] 张可久
- 《 双调 · 水仙子 · 西湖废圃 》 —— [ 元 ] 张可久
- 《 木兰花慢 · 得会稽友人书 》 —— [ 元 ] 张可久
- 《 忆秦娥 · 即事 》 —— [ 元 ] 张可久
- 《 小桃红 别澉川杨安抚越 》 —— [ 元 ] 张可久
- 《 凤栖梧 惠山寺 》 —— [ 元 ] 张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