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真一

鹤驭翩翩渺莫攀,浩然清兴满西山。 摩挲铁柱观浮世,整顿丹函说大还。 石壁风清瑶草秀,洞天春尽玉笙寒。 扁舟傥遂游仙约,握手岩扉一解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鹤驭:指仙人驾驭的鹤。
  • 翩翩:形容轻盈飞翔的样子。
  • 渺莫攀:形容遥远难以触及。
  • 浩然:形容气度宏大,心胸宽广。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铁柱:此处可能指道教中的某种象征物。
  • 浮世:指尘世,人间。
  • 丹函:指道教的经书或秘籍。
  • 大还: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的过程。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洞天:道教中指仙人居住的洞府。
  • 玉笙:指仙乐,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扁舟:小船。
  • 游仙:指追求仙道,游历仙境。
  • 解颜:开颜,露出笑容。

翻译

仙人驾驭的鹤轻盈飞翔,遥远得难以触及,我心中充满了对西山的浩大清雅兴致。 轻轻抚摸着铁柱,观察这尘世的浮华,整理着道教的经书,讲述修炼成仙的过程。 石壁间风吹过,瑶草显得格外秀丽,洞天仙境中春意已尽,玉笙的声音带着寒意。 如果能够乘着小船实现游历仙境的约定,与你握手在岩扉前,定会露出笑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鹤驭翩翩”、“摩挲铁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憧憬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漠。诗中的“洞天春尽玉笙寒”一句,既表达了仙境的幽静,也透露出诗人对仙境生活的深刻体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友人共游仙境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张起岩

元济南人,字梦臣,号华峰。博学能文,尤工篆隶。初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一度摄县事,听断明允。仁宗延祐二年进士第一,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贤修撰,历国子监丞、监察御史。丞相倒刺沙诬陷御史台臣,力争于泰定帝前,事乃得释。历侍御史、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顺帝时诏修辽、金、宋三史,入翰林为承旨,充总裁官。以熟于金代掌故及宋儒道学原委,于史稿多所改正。史成致仕。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 ► 15篇诗文